1、小红帽票务平台所售票品之价格均是官网标注位置之售价,到手票品上显示价格可能与标注售价不同,望你知晓。
2、购票须知:1、成年节目1.2米及以下儿童谢绝入场(Children under 1.2m will not be admitted, except in performances for children.)。2、亲子儿童节目儿童一律凭票入场。请您谨慎购票,一经出票不退不换,望您知晓!
总导演陈薪伊坦言:文学是杀不死的《文学响宴——老舍的城》一次灵魂共振的文学之旅,再度启程2025年暑期最值得期待夜晚文学响宴重磅回归!当鸽哨划破京城寂静,老舍的城门再度开启。8月24日,正值老舍先生59周年祭日,由戏剧泰斗陈薪伊执导,濮存昕、斯琴高娃、春妮、陶虹、史可、季冠霖、赵普、李立宏、任志宏、大山、庭山等数十位艺术家以声为烛,在北京音乐厅燃起一场跨越时空的「文学响宴」!这将是一次灵魂共振的文学盛会:鸽哨、烛光、音乐与读书声,融合多维度意象,唤醒老舍笔下的北平。选读具有人文批判精神的篇章,直指社会症结,引发深度共情。选读具有情感驱动的经典之作,让心灵碰撞,悲悯交织。AI数字老舍将现身舞台,亲述自传遗稿,温和而恳切。每位观众都将获得一支白色的蜡烛,现场点燃老舍先生的文学之光。老舍曾说:“笔是枪,把血洒在纸上”这一次,让我们以聆听为祭,做老舍文学的守夜人。我们为什么要重读老舍?老舍的笔始终对准两类人:被时代撞倒的弱者与被传统驯化的顺民。他的文学扎根于泥土,他从不写英雄传奇,只描摹胡同里的普通人。他用最朴素的市井语言为车夫、巡警、小贩、主妇书撰写生存史诗。老舍文学精神的内核蕴含着深刻的人文批判,当礼教沦为枷锁、麻木成为生存法则,他为时代照镜,以笔代刀,剖开文化夹缝中的人性挣扎。他以幽默为苦难裹上糖衣,但他的幽默从不轻浮,而是含泪的笑,恰如老舍自己所言:“悲观让人把事情看淡些,幽默叫人活得起劲些”。为什么要重读老舍,因为他教会我们真正的文学精神是蹲下来抚摸土地的裂纹,让“不体面”的生命在文学中找到尊严和价值。这位自谦”文艺界尽责的小卒”,实则是一位文化巨人——他用文字雕刻平凡的灵魂,为骤变的时代镌刻永恒的图景。
上半场
01 《老舍自传》选读
读者 李立宏
Gabriel Fauré
Après un rêve (After a Dream), Op. 7, No. 1
作曲(法国)加布里埃尔·福雷 作品 《梦醒时分》作品7:第1号
02 散文《有了小孩以后》
读者 史可
Franz Schubert
Sonata for Violin and Piano in D major, D. 384: II. Andante
作曲(奥地利)舒伯特 D大调小提琴奏鸣曲 D. 384 第二乐章
03 小说《新爱弥耳》
读者 赵普
Antonín Leopold Dvořák
Four Romantic Pieces, Op. 75, B. 150: IV. Andante con moto
作曲(捷克)德沃夏克 四首浪漫小品 Op. 75, B. 150 第四首
04 小说《抱孙》
读者 陶虹
05 散文《婆婆话》
读者 季冠霖
Wolfgang Amadeus Mozart
Piano Sonata No.5 in G, K.283:2. Andante
作曲(奥地利): 莫扎特 G大调第五钢琴奏鸣曲.K.283:第二乐章.行板
06 小说《骆驼祥子》选读
读者 斯琴高娃
Gabriel Fauré
Élégie, Op. 24
作曲(法国)加布里埃尔·福雷 作品24《悲歌》
07 小说《微神》选读
读者 濮存昕
César Franck
Sonata for Violin and Piano in A major: I. Allegretto ben moderato
作曲(法国)弗兰克 A大调小提琴与钢琴奏鸣曲 第一乐章
中场休息 下半场
01《重整河山待后生》
作曲 雷振邦 温中甲 雷蕾
京剧 杨少彭 钢琴 朱弘崴 三弦 商中元
02 小说《四世同堂》选读
读者(加)大山 Roswell Mark Henry
三弦 商钟元(即兴)
03 小说《蜕》解题
读者 庭山
Astor Pantaleón Piazzolla
Oblivion (arr. E. Runge and J. Ammon for cello and piano)
作曲(阿根廷)皮亚佐拉 《遗忘》
04 散文《宗月大师》
读者 任志宏
Ennio Morricone
Deborah’s Theme (From "Once Upon a Time In America")
作曲(意大利)恩尼奥·莫里康内 黛博拉主题
05 散文《想北平》
读者 春妮
Ludwig van Beethoven
Piano Sonata No. 5 in F major, Op. 24: II. Adagio molto espressivo
作曲(德国)贝多芬 F大调钢琴与小提琴奏鸣曲第5号 第二乐章
06 诗歌《礼物》
读者 濮存昕
Sergei Rachmaninoff
Cello Sonata in G minor, Op. 19: III. Andante
作曲 (俄罗斯)拉赫玛尼诺夫 g小调大提琴奏鸣曲,作品19:第三乐章 行板
07 散文《顶可爱的北平》
读者 陈薪伊、濮存昕、春妮、赵普与小朋友
Frédéric Chopin 作曲(波兰)肖邦
Nocturne 夜曲
08 尾声《老舍自述》
载 1935 年 9月 16 日《宇宙风》第1期
读者 老舍+濮存昕+AI
*节目及顺序以现场为准
陈薪伊 著名戏剧家 / 编剧
从事戏剧创作73年,导演作品150余部,被誉为「戏剧泰斗」。首届获得国家一级导演职称、首届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艺术家。人事部、文化部授予“国家有突出贡献话剧艺术家”称号。作品连续10届14次获文华奖,代表作有黄梅戏《徽州女人》、歌剧《图兰朵》、交响剧诗《英雄生涯·蔡伦》等。“老舍不仅是北京的老舍,他属于全人类。这次活动不是表演,不是朗诵,而是一场关于老舍的围炉夜读。来自不同表演领域的艺术家,在这个舞台上,都是读者。而舞台的主角,是老舍先生的文本。每个人都要试图去找到老舍特有的文学气质,并通过他们各自的语言艺术的功力与劲道,把这种独特的文学气质润物无声地传递给观众。如此,文本-声音-剧场空间,形成一种特别的艺术张力和震撼力,带给观众一次全新的艺术体验。”
濮存昕 著名表演艺术家
北京人艺一级演员,中国戏剧家协会主席,话剧界标杆。主演《雷雨》《茶馆》《哈姆雷特》《李白》《正红旗下》等经典剧目,以“诗化现实主义”风格著称,表演兼具文学深度与舞台张力,形神兼备。在电影《一轮明月》中展现戏剧化表演与影视语言的融合,获金鸡奖提名。“老舍的初恋短篇《微神》是一篇生僻的作品,我也是第一次读,却深深地被触动。它似乎是我们每一个人都有过、而讲不出来的那个内心悸动。而这个女孩的命运又是那么地令人心疼——世间是会把人吃掉的,春天也要埋人的,任何一个人都有最美的生命,却被扼杀的那样一种惋惜。这是一次独特的声音剧场,表演靠后、文本靠前,但又不能乏味单调、苍白简单。我们要通过一次充满“视觉表现力”的阅读,把老舍文字的力量和魅力传递给观众。”
斯琴高娃 著名表演艺术家
斯琴高娃是中国影坛最具影响力的表演艺术家之一,在《骆驼祥子》《月牙儿》《香魂女》《大宅门》等多部经典作品中成功塑造复杂多面的女性形象,展现了极强的角色驾驭能力,表演兼具民族特色与普世人性表达。多次获得金鸡奖、百花奖、柏林国际电影节金熊奖、香港电影金像奖等国内外重要奖项。“读老舍的作品,你会感觉到沉甸甸的厚重感。他文字里的那种悲悯,会把你深深震撼。《骆驼祥子》就是这样一部作品。时隔四十余年再来读它,这一次,我不是那个泼辣强势一心想掌控祥子的虎妞,而是通过老舍的文字,真正走进了祥子的内心。”
陶 虹 著名表演艺术家
国家话剧院一级演员。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凭借电影《黑眼睛》斩获第18届金鸡奖最佳女主角、第4届华表奖最佳女演员及大马士革国际电影节最佳女主角。代表作包括《阳光灿烂的日子》《空镜子》《春光灿烂猪八戒》《红色》《小欢喜》等,涵盖电影、电视剧多重领域。“小说《抱孙》里的小人物,每一个都是活灵活现的,一些看起来很简单的话,就能把每个人的小心思全部展现出来。里面有很多北京的俚语、胡同里的人说的特别的俏皮话等等,都让他笔下的人物生动极了。然而,就是这样一个“嘎杂琉璃球”的小短篇,却体现了老舍先对社会的巨大反思:当时代变迁的洪流铺天盖地涌来的时候,生活在底层的小人物,他们是不知道应该如何去应对的。这种反思,在任何时代都具有着深刻的普世意义。”
庭 山 著名人文艺术学者
专注传播美学与文化。结合美学理论与实践,在视频节目《庭山造园》中讲述人文历史、生活美学等内容,代表作有《花园往事》、《庭山谈美》等系列。以真诚的叙述风格和深邃的文化底蕴吸引了广泛高知人群的关注和信赖。“《蜕·解题》来自老舍第一部未完成的长篇小说,是这场演出中又一篇不为大家熟悉的冷僻的老舍作品。它以独特的魅力,在《骆驼祥子》《四世同堂》《茶馆》那些经典和“京味儿”标签之外,呈现出一个更为广阔的老舍的文学世界。”
赵 普 著名主持人
前央视主持人,曾主持《朝闻天下》《晚间新闻》等节目,率直又不失沉稳和儒雅的播报风格深受观众喜爱,曾获得中国广播电视主持作品奖一等奖、中国播音主持“金话筒奖”提名等。近年来专注于传统技艺保护和文化传播事业。“小说《新爱弥耳》中,老舍用近乎魔幻、荒诞的文字,痛斥教育本身对孩子天性的扼杀。这些文字就像一面永不过时的社会学透镜,在“教育内卷”的当下,有着更加令人警醒的启示性。我希望以声音为介质,通过我的朗读,把老舍作品中延伸到我们今天生活里的哲学性的思考,传递给观众。”
春 妮 著名主持人
北京广播电视台主持人,“金话筒”奖获得者。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播音主持委员会副会长。连续十几年担任北京春晚主持人,并在北京国际电影节开闭幕式、2008年北京奥运会吉祥物揭晓、火炬揭晓全球直播、等众多国家和北京市重要活动、特别节目中担任主持人。“写于山东的无比深情的散文《想北平》,简直就是老舍写给北京城的一封情书。而在更多的作品中,老舍为北京镌刻了一副独特的文化肖像,他笔下的北平,早已超越地理概念,成为无数人心中“顶可爱”的精神故乡。”
季冠霖 著名有声语言艺术家
从业近二十年,配音作品逾万部。她为《甄嬛传》《芈月传》《三生三世十里桃花》等经典影视剧献声,并参与《阿凡达》《狮子王》等国际大片的中文配音。其声音甜美细腻,擅长塑造各类角色,从温柔女性到坚毅英雄皆能完美诠释,以精湛的声音艺术赋予角色灵魂,获"配音界的百变女王"美誉。“散文《婆婆话》的语言很平实,很生活化,读起来普通得就像拉家常,却句句精准戳中婚姻家庭关系中的痛点,针针见血。这样一次以‘尊重老舍的文本为第一要素’的朗读,如何去掉那些充满情绪的、甚至夸张的情感表达,而把文本本身的魅力体现出来,这是与我以往为影视剧配音完全不同的珍贵体验。”
李立宏 著名有声语言艺术家
作为配音界的"声音魔术师",李立宏凭借卓越的嗓音塑造能力,为《舌尖上的中国》《辉煌中国》等纪录片注入灵魂,其极具辨识度的醇厚磁性的旁白成为作品点睛之笔。在译制片领域,他成功在《海底总动员》《阿凡达》等经典影片中展现出惊人的角色适应能力。“《北平的四季》,让我这个北京生北京长的人,找回了自己儿时生活的记忆,那些已经远去的影像、声音、空气里的味道,通过老舍的文字又重回眼前……老舍又是一位幽默大师,《我的自传》中,几句娓娓道来的自嘲,就把岁月和人生的动荡、无常概括得淋漓尽致,让人在笑声之余无尽感慨。”
任志宏 著名有声语言艺术家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播音指导,“金话筒”奖获得者。曾任CCTV4《国宝档案》主持人。担任解说的电视纪录片屡获大奖,包括“五个一工程”一等奖及特别奖、全国纪录片最佳长片解说奖等。被中宣部、国史学会授予“杰出艺术家”称号。主持风格温文尔雅、庄重大方,声音清澈温润,展示出汉语言本身的音律与美感。“《宗月大师》是一篇闪耀着人性光辉的散文,照亮了我们心灵深处关于人生意义的思索,让我们泪光闪烁。老舍的文字语言,和一般作家的不一样,它有鲜明的北京文化特色。而在“京腔京韵”之外,我们更要揣摩各种不同的表达方式和风格,充分体现这位文学巨匠的个性色彩。这是对我们有声语言的功力的一个考验。”
史 可 著名表演艺术家
国家一级演员。1987年以电影《杀手情》女主角出道,活跃影坛三十余年,代表作包括《嘉年华》(获贝尔格莱德国际电影节最佳女演员集体奖)、《姨妈的后现代生活》等影视剧及《榆树下的欲望》(华语戏剧盛典最佳女主角)等话剧。主演轻歌剧《日出》,并为多部影视作品演唱主题曲。“老舍不仅属于他所处的时代,他的文字所探讨的人类共通的情感和经历,在今天读来仍然具有照进现实的启示性。散文《有了小孩以后》对年轻父母提出的挑战仿佛就发生在当下,让人在阅读时的莞尔一笑中共情共鸣,找到自己的影子。”
大 山(加拿大) 著名语言表演艺术家
曾拜姜昆为师并与丁⼴泉搭档,深入研究中国曲艺,数次登上央视春晚舞台,成为家喻户晓的“洋笑星”。融合相声与脱口秀,创制《大山侃大山》等单口幽默专场。作为跨文化使者,他通过语言艺术消弭隔阂,被《人民日报海外版》赞为"不是外人的外国人"。被授予“加拿大勋章”、“加拿大中国亲善大使”。“《四世同堂》里的洋人富善先生是一个具有文化象征意义的角色,但他并非一个简单的符号,而是一个极富矛盾色彩的有血有肉的人物。老舍是中国作家中,国际影响最大的一位。虽然老舍的大部分作品是以北京城为背景,但他捕捉到的却是人类最普遍的情感和历史变迁过程中的诸多相似境地。这些特质使得他的作品能够跨越文化和语言的障碍,引起全球读者的共鸣。”
杨少彭 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
北京京剧院杨派老生名家,国家一级演员。自幼随父学艺,1997年于中国戏曲学院毕业后进入北京京剧院,陆续主演《沙家浜》《文昭关》等剧目,曾获中国戏剧"梅花奖"等多项大奖,是当代杨派艺术的重要传承人。“在这次‘围炉夜读’中,我的‘京腔’也是一种特别的朗读。而以京剧+三弦+钢琴的特别组合,全新演绎经典《重整河山待后生》,我想,这也是向老舍致敬、体现老舍先生的国际性的一种方式。”
商钟元 三弦演奏家
中国音乐学院国乐系教师,北京民族乐团特邀演奏家,北京音乐家协会会员。荣获全国民族器乐展演优秀乐种组合奖,《国乐大典》第三季总冠军,全国三弦大赛第一名。曾参加世界音乐教育大会、英国Vale of Glamorgan等国际音乐节,北京国际音乐节及肯尼迪艺术中心等重大演出。
蔡双千 青年钢琴家
中央音乐学院青年教师,国内唯一攻读钢琴演奏与调律修复双专业并以第一名毕业的研究生。曾荣获国内外多项比赛奖项,并作为唯一国内本土培养的演奏家入围第64届意大利布索尼国际钢琴比赛。演出足迹遍布全国各地,并曾与四川交响乐团、深圳城市爱乐乐团等合作演出钢琴协奏曲。
朱弘崴 青年钢琴家
中央音乐学院研究生。曾师从林晓茹、朱贤杰、张志玮等名家,在鼓浪屿音乐厅、国家大剧院等地举办音乐会。2024年与国家大剧院管弦乐团首演《现象》,与华夏交响乐团合作《黄河》。创办月升三重奏及古典音乐普及音频栏目《聆乐100天》,致力于让更多人感受到古典音乐的多元魅力与文化内涵。
雷宇 青年大提琴演奏家
中央音乐学院本科、天津茱莉亚学院硕士,师从孙晓淇、尼古拉斯·萨瓦拉斯、金兖珍等国际名师,并获菲利普·穆勒等大师指导。精研室内乐,活跃于中国青年交响乐团等顶级乐团。2024年举办天津茱莉亚学院独奏音乐会,现任职中央音乐学院交响乐团。
胡文洁 青年小提琴演奏家
中央音乐学院硕士,2021年以优异成绩荣获中央音乐学院硕士研究生推免保送资格,并荣获研究生国家奖学金。同年加入公爵弦乐四重奏组担任第二小提琴。多次参加国家大剧院艺术节等高规格演出,并在多项比赛中获奖,包括SCC国际比赛D组第三名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