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剧《直播开国大典》 [售票中]
时间:
2025-10-01 至 2025-10-02
场馆:北京市 |台湖舞美艺术中心-台湖剧场
价格:180,280,380


售前提示 :
1、受市场变化影响,演出票本网站库存会出现临时变更、滞后系统库存情况。您下订单后若出票时出现无票、无连座或演出活动变更、取消等情况,小红帽票务客服 会及时联系顾客处理,最终票品数量视项目主办方及场馆情况而定,如最终未能出票,小红帽票务承诺全额退款并承诺尽快退款,但不承担其它损失。望您知晓,请谨慎下单
2、由于演出票品为有价证券,非普通生活消费商品,其背后承载的文化服务具有时效性,稀缺性等特征,不适用七天无理由退货暂行办法。故演出票一 经出票我们无法为您办理退换票。
3、购票须知,请您知晓:1、成年节目1.2米及以下儿童谢绝入场(Children under 1.2m will not be admitted, except in performances for children.)。2、亲子儿童节目儿童一律凭票入场。3、因个人原因不能观看演出,一律不退不换!请谨慎下单
点击查看关于退换票更详细信息。

票档:
数量:
合计:


1、小红帽票务平台所售票品之价格均是官网标注位置之售价,到手票品上显示价格可能与标注售价不同,望你知晓。
2、购票须知:1、成年节目1.2米及以下儿童谢绝入场(Children under 1.2m will not be admitted, except in performances for children.)。2、亲子儿童节目儿童一律凭票入场。请您谨慎购票,一经出票不退不换,望您知晓!

演出信息
话剧《直播开国大典》
时间:2025.10.01-10.02
场馆:北京市 | (通州区)台湖剧场-国家大剧院分址
票价:180/280/380
微信订票:18515362586
电话订票:010-66552100,010-66552258
 
 
 
剧目介绍

 

演出介绍

  大型红色谍战话剧《直播开国大典》以1949年开国大典幕后的电台广播故事为题材,将“谍战”“保密”“电台”等元素发挥到淋漓尽致,凭借着演员们精湛的舞台表演高度还原历史场景,扣人心弦的情节让观众沉浸在新中国广播事业的重大时刻。在舞美设计上,话剧《直播开国大典》也进行了大胆有趣的尝试——以简洁有力的视觉装置来映衬出宏大的历史背景,并以即时拍摄的现代技术带动艺术与叙事的融合。  
  
  主创:
  出品人:田沁鑫
  总监制:巩保江
  监制:白雪峰、程鹏
  
  编剧:田沁鑫、刘金妮、姜文良
  导演:田沁鑫
  戏剧构作:罗兵
  顾问:史博华、毕连柱
  播音指导:冉迪
  执行导演:刘丹
  视觉总监:王琛
  舞美设计:李杨
  灯光设计:王琦
  作曲:吉 鹏、魏濛
  服装设计:赵艳
  化装设计:刘恋
  道具设计:金继峰、王欣
  音响设计:周涛
  形体设计:张颖
  多媒体设计:胡天骥、柯静
  舞台监督:罗兰、韩济泽
  技术管理:林彦华
  视频导演:高一功
  即时摄影导演:田园
  创作统筹:李艳杰
  制作统筹:肖罕
  宣传统筹:刘颖茜
  演员统筹:张妍、刘瀚中
  演出统筹:娄杉
  舞美统筹:郭天衢
  导演助理:王斯汀、于爽
  平面设计:柯静
  场记:由芳馨
  剧务:吴哲萱
  
  演员阵容:张桐、姚文旭、苏青、韩童生、韩青、章劼、马昂、李沫颔、张奕聪、王啓函、秦子昂、周传捷、吴哲萱、姜牟远健、应雨宸、高昂、李君婕、南曦、朱思漪、谷子、姜侠汀、李希承、张嘉琦、张埜、肖琪峰(以实际演出阵容为准)
  
  编剧/导演的话:
  话剧《直播开国大典》在2019年开始策划。当时,打动我的就是“直播开国大典实况转播”这八个字。很难想象,1949年建国初期的北平,面对技术瓶颈、设备简陋,还有潜伏特务实施破坏的大环境下,有这样一群可爱可敬的广播人员队伍,不舍昼夜,克服重重困难,圆满完成开国大典实况转播任务,向全世界发出新中国的“成立之声”。
  伴随着波澜壮阔的共和国往事,我和刘金妮、姜文良两位编剧查阅资料并深受感动,决心将传播新中国伟大时刻的幕后广播人的精彩故事,呈献给更多观众,让我们铭记这段历史。
  原创话剧《直播开国大典》是国家大剧院首部委约创作作品,首演于2021年,向建国72周年和建党100周年献礼。
  这部红色悬疑话剧充满谍战色彩,有两条故事线所交织:一是在离十月一日仅一个月的时间内,攻坚所有技术难题,完成艰巨的“天字号”任务;二是防特反特,侦查潜伏很深的特务和风险。该剧故事情节紧凑,扣人心弦。谨以此剧,献给为新中国广播事业做出贡献的人!向正在为新时代中国发展做着不懈努力的中国人民,致以最诚挚的敬意!
——田沁鑫
 
  舞美设计的话:
  简洁有力的视觉装置映衬出宏大的历史背景,这是一次大胆有趣的尝试。单纯质朴的、实验性的视觉语言组成纵向舞台环境,边界已然消隐。这是一个与表演、影像有更多结合的,寻找现实与记忆的演出空间。极简的装置,借几何的观点,把影像与舞台上的动作支点衔接起来,表演随时会变为被拍摄的对象,让一切行动穿梭在装置、道具、影像与时空之中。舞台布置快速的多重变化、迭代利用,随历史变迁,从而淬炼出瞬间的永恒性。
——李杨
  
  媒体评价:
  这出话剧将国、共两党治下电台播音风格高度凝练地标识出来,且融汇到生趣盎然的情节之中,则足见剧本创作上的开掘深度与细节深耕。剧场之中,“团结紧张、严肃活泼”的精气神沛然激荡,不仅渐成统摄整个舞台的演出氛围,更令人思接起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
——《澎湃新闻》
  不离“主旋律”,而不断打破“主旋律”给人的刻板印象,《直播开国大典》被写活了、演活了,所以它“火”了。剧目把8月31日至10月1日的时间段截取成七天,将一件件小事穿插进半个月内实现直播和防止特务破坏的大事件中,展现出“互信”“合力”和“忠诚”的伟大主题。
——《文旅中国》
  《直播开国大典》首次将这段极富传奇色彩的历史搬上了话剧舞台,比新颖的舞台手段更吸引观众的,是剧中一个个鲜活生动的人物和充满悬念的剧情。
——《北京日报》
  高清摄像机跟随舞台上演员的表演,随机不同视角所拍摄出的影像同时投影到舞台上多块高清屏幕上,既满足传统舞台表演的视觉表达,同时在这一过程中,也完成了一次影视化的拍摄,满足观众多项需求。
——《新京报》
   
*以上内容(包括演出时间、阵容、节目及演出票价等)可能变更,以最终演出为准,仅供参考。

剧情介绍

  1949年8月中旬,北平新华广播电台接到“直播开国大典”实况转播任务。天安门城楼即将迎来万众瞩目的历史时刻,向全世界宣告新中国的成立。
  电台实行封闭管理。原延安新华广播电台、原国民党北平广播电台的技术人员以卢海宇、高大梅,赵英杰和梁晓瑜为代表,隶属于两个阵营,对任务不甚明朗,却为了一个崇高的目标携手奋战,开启一段隐秘的共处时光。
  任务艰巨,迫在眉睫。在卢海宇、赵英杰的带领下,电台围绕技术瓶颈与设备简陋等问题,展开系列攻坚克难工作。两方人员在思想认识、工作生活中矛盾不断,磨合向前。与此同时,一些潜伏的特务,伺机收集“开国大典”情报。为了防止特务破坏,电台把保卫工作放到了首位。
  时间临近,两方人员在怀疑与信任之间,面对即将成立的新中国,拿出冲天干劲克服重重障碍,最终汇集为一股坚实的力量,带着集体的荣光圆满完成“直播开国大典”任务。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声”,透过北京(北平)新华广播电台,传遍中国和世界。
  庆功会上,按照中央命令,北京(北平)新华广播电台定名为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这支从延安走来的解放军广播队伍全体转业,脱下军装走向人民。从此,如朝阳东升的新中国人民广播事业迅速发展起来。

演出团体

  中国国家话剧院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和旅游部直属的国家艺术院团。1941年成立于延安,新中国成立后,经由中国青年艺术剧院、中央实验话剧院两院合并,于2001年正式成立中国国家话剧院。剧院拥有雄厚的艺术创作资源和辉煌的戏剧文化传统。以欧阳予倩、廖承志、吴雪、舒强、金山、孙维世为代表的几代戏剧前辈,奠定了剧院的诞生、发展、继承和创新的坚实厚重的基础。
  中国国家话剧院坚持“中国原创、世界经典、实验探索”的创作理念,树立崇高艺术理想,担当戏剧文化责任,坚定时代美学追求和科学经营理念,塑造国家艺术形象,努力发挥国家艺术院团的代表作用、示范作用和导向作用。
  2021年12月25日,中国国家话剧院迎来创建80周年,正式成立20周年,习近平总书记给剧院艺术家回信,勉励剧院“用情用力讲好中国故事,创作出更多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的优秀作品,为新时代文艺事业繁荣发展、为丰富人民精神世界作出更大贡献。”
  中国国家话剧院以创作和演出高质量、高品位的古今中外优秀戏剧作品为己任;致力创造精品、重视人才培养,拥有大量戏剧表导演艺术家;剧院锐意开拓市场,不断创新创意时代表达,是辛勤耕耘的戏剧人的家园!
  中国国家话剧院拥有三个现代化剧场,适合不同风格和规模的剧目上演;并以北京为中心、辐射全国;同时加强国际间的戏剧交流与合作;竭力为广大人民观众奉献世界和民族的先进戏剧文化硕果。
  中国国家话剧院院长田沁鑫,党委书记巩保江,副院长白雪峰,副院长程鹏。

主创

  第十四届全国政协常委,中国国家话剧院院长,一级导演,民盟第十三届中央常委、文化委员会主任,国家监委特约监察员,中国话剧协会主席。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中宣部“四个一批”人才,中央戏剧学院博士生导师、上海戏剧学院客座教授。
  代表作品有:话剧《生死场》《赵氏孤儿》《红玫瑰与白玫瑰》《四世同堂》《青蛇》《北京法源寺》《抗战中的文艺》《苏堤春晓》《受到召唤·敦煌》。歌剧《长征》《扶贫路上》。音乐剧《电影之歌》《阿尔兹记忆的爱情》。昆曲《1699桃花扇》。文化类电视节目《故事里的中国》(1-3季)《典籍里的中国》(1-2季)。重大文艺演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文艺演出——奋斗吧!中华儿女》、《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型情景史诗-伟大征程》。连续七年导演全国政协新年茶话会文艺演出等。
  曾获2020年度、2023年度全国政协委员优秀履职奖;2023年度全国三八红旗手称号;第五届全国中青年德艺双馨文艺工作者;中国话剧百年名人堂人物;文化部“第九届文华奖”文华大奖、编剧奖、导演奖;文化部“第六届中国艺术节”金奖;“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奖;“中国曹禺戏剧文学奖”剧本奖;中国话剧第四届金狮奖导演奖等。
  中国国家话剧院青年编剧。
  代表作品:话剧《人民至上》《恋爱吧!契诃夫》;芭蕾舞剧《花一样开放》;戏曲《千羽锦》《太白醉》《御史夫人》《开花的稻秸垛》《以大爱之名》等。黄梅戏作品《御史夫人》曾获2019年度安徽省“五个一工程”奖。
  编剧、文艺评论人。
  编剧代表作有民族歌剧《扶贫路上》、话剧《夜店之天生绝配》等。以笔名梅生在《北京青年报》《澎湃新闻》《人民日报》《学习强国》《北京日报》《看电影》《小说界》等媒体与平台发表文章若干。
  主持人,小说播讲者。
  担任作品《一路畅通》《演艺群英会》《音乐来了》《今晚我们说电影》等重要节目制作人、主持人。曾任多家音频制作公司顾问,并曾授课于各大学播音主持专业。担任过电影和电视剧播音顾问、小说播讲者。擅长播讲各类历史小说,作品有《大秦帝国》《南宋史》《汉武大帝》《五代十国史》等。
  北京人民广播电台媒资版权部台史科科长,副研究馆员。
  1986年至2019年在北京人民广播电台从事新闻资料和志、鉴编辑工作。组织编印出版《北京人民广播电台年鉴》18卷、北京电台60周年回忆录——《岁月如歌》(上中下)、《北京人民广播电台志(1949—1993)》、《北京人民广播电台志(1994—2010)》。曾参与举办北京人民广播电台建台60周年大型台史展览。2017年被北京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和北京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评为北京市地方志工作先进个人。
  毕业于北京工业大学电子工程系,曾就职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担任核心产品技术研发及项目管理工作12年。现任职某互联网医疗公司质控部总监,拥有多项技术及科技产品专利。
  北京人民广播电台播音指导。“70年70人”杰出演播艺术家。中国传媒大学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博士。北京市政协新闻舆论民主监督组顾问,国家级普通话水平测试考官,北京语言大学新媒体研究中心研究员。“学习强国”学习平台播音朗诵专家团专家。曾获中国新闻奖、中国国际新闻奖。演播作品有《元旦思母》《梵高奶奶》《张瑞芳回忆录》《花田半亩》等。
  中国国家话剧院优秀青年导演。
  代表作品:舞台剧《战马》中方导演,导演话剧《村里新来的年轻人》《爆米花》《搁浅》《破阵子》《世界上最高的地方在哪》《家有遗产》《一诺千金》(联合)、《红色》(执行导演)、歌剧《荆轲》,在《故事里的中国》(中央电视台与中国国家话剧院合作项目)之《渴望》中参与剧集创作并担任戏剧导演。
  代表作:陈士争导演in-BOX空间《经海山》;王潮歌导演《只有峨眉山·戏剧幻城》;汉中汉文化主题大型室内秀《汉颂》;献礼华诞70周年新华社《声在中国》音乐汇;万达首部实景驻场《海棠秀》深化设计及舞美总监等。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3 北京小红帽文化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西直门内大街132号3幢A座3层304室 电话:  010-66552100
京ICP备09058903号-27 技术支持
网站排名 PR查询 Alexa排名查询 百度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