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小红帽票务平台所售票品之价格均是官网标注位置之售价,到手票品上显示价格可能与标注售价不同,望你知晓。
2、购票须知:1、成年节目1.2米及以下儿童谢绝入场(Children under 1.2m will not be admitted, except in performances for children.)。2、亲子儿童节目儿童一律凭票入场。请您谨慎购票,一经出票不退不换,望您知晓!
原创越剧 黄道婆
演出单位:北京小百花越剧团
2025年9月14日14:30
演出地点:颜料会馆
演出地址:北京市东城区青云胡同22号
剧目介绍:
讲述了我国南宋末年著名的女棉纺织革新家黄道婆不平凡的一生。她八岁被卖为童养媳,受尽婆婆百般虐待,死里逃生,离乡背井,来到海南黎族崖洲谋生。在这期间,她学会了一整套黎族先进的纺织技术。三十年后黄道婆重回故乡,在道观创办了纺织作坊,将黎族的先进纺织技术手把手地传授给乡亲,还不断地将纺织工具进行革新。经她辛勤努力,松江衣被闻名天下。
黄道婆的爱情纯真高尚,曲折感人,她与阿桂和张明谦之间的缠绵爱情故事,催人泪下。 她将一生的追求毫无保留地奉献给了纺织事业。呕心沥血,历经磨难,最终成为世界文明史上第一位杰出的女棉纺织革新家。
创作背景:
黄道婆被誉为“布衣始祖”,她将一生的追求毫无保留地奉献给了纺织事业。以黄道婆为原型的文学、影视作品较多,本剧的创作是首次将黄道婆的故事以越剧的形式展现。
编剧构思:
黄道婆被誉为“布衣始祖”,她将一生的追求毫无保留地奉献给了纺织事业。以黄道婆为原型的文学、影视作品较多,本剧的创作是首次将黄道婆的故事以越剧的形式展现。
以真实史料为基础,用短短七幕的篇幅道尽了黄道婆由童养媳到世界闻名棉纺织革新家的不平凡的一生,勾勒出了黄道婆的一生追求和贡献,表现了黄道婆的励志精神和温婉坚毅的性格。
剧中贯穿了黄道婆与阿桂、张明谦之间爱情纠葛,透过这个情感线去挖掘黄道婆内心世界最本质的精神,使得剧情更加跌宕起伏,人物形象更加饱满,凸显黄道婆将一生毫无保留地奉献给纺织事业的伟大与高尚。
本剧婉约淡雅而深沉,在平铺直叙中孕深情,在不张扬的声色中显内力。剧中还特别收录了一首江浙沪地区世代相传的歌谣:“黄婆婆,黄婆婆,教我纱,教我布,两只筒子,两匹布”。这首歌谣的嵌入也为本剧增添了一抹亮色,其中所提的“黄婆婆”正是“黄道婆”,表达了人们对黄道婆为我国棉纺织技术作出卓越贡献的感激。
本剧的艺术表达呈现出高度的完整统一,全剧充分体现出重视唱腔韵味、兼顾流派纷呈、强调表演真切、突出情感矛盾、追求舞台唯美等特点。
艺术特色:
本剧的艺术表达呈现出高度的完整统一,全剧充分体现出重视唱腔韵味、兼顾流派纷呈、强调表演真切、突出情感矛盾、追求舞台唯美等特点。
2012年5月,北京小百花越剧团在越剧的诞生地——浙江嵊州首演了原创越剧《黄道婆》,曾在北京、上海、天津、杭州、绍兴、宁波、嵊州、诸暨、温州、南京、苏州、江阴、武汉、海口、合肥、兰州及香港等地巡演,累计演出31场次,还在央视戏曲频道“九州大戏台”栏目全剧播出,影响力遍及全国。
该剧得到了专家和广大观众的高度评价,并多次获奖。2012年5月,入围第十届“置业房产杯”江浙沪经典越剧大展演,获“优秀演出奖”,主演程元娜获“优秀表演奖”;2012年9月,入围北京市委宣传部、北京市文化局主办的“颂扬北京精神,讴歌伟大时代”——2012年北京市优秀剧目展演;2013年,入围第十三届中国戏剧节展演剧目,获“优秀展演剧目”奖,编剧、导演、唱腔设计金毓麟获“展演剧目优秀编导奖”,主演程元娜获“展演剧目优秀表演奖”;2014年,入围文化部主办的“第四届全国地方戏(南北片)展演”,获“优秀剧目展演奖”;2015年7月,入围“第三届丝路·长城(国际)音乐文化节”;2015年10月,入围“2015西城区百姓戏剧展演”。
主创人员:
编 剧:金毓麟
导 演:金毓麟
唱腔设计:金毓麟、何雅
作 曲:陈少青
鼓板:叶庞星
主胡:陈国进
画外音(特邀):唐国强
童声领唱:章馨文
舞美设计:于跃刚、伊友明
服装设计:蓝玲、王胜红
发型设计:姚钥、佟群雁
灯光设计:伊友明
宣传设计:白苏
演员表:
(以演出当日为准)
黄道婆—褚美娇
张明谦—程元娜
杜翠莲—裘幼君
赵阿桂—蔺艳君
黄道婆(少年)—雷宇桐
单翠凤—朱妍妍
船 家—黄双秋
阿 根—张欣
女工、伴舞—本团演员
剧团简介:
北京小百花越剧团(北京北百文化发展有限公司)是北京市民营越剧团。多年来,剧团注重排演精品剧目,在正乙祠古戏楼、繁星戏剧村、吉祥大戏院、颜料会馆、湖广会馆等热门剧场的商业性演出中呈现出喜人的上座率。 2022年至2024年,北百经典剧目《红楼梦》《梁山伯与祝英台》均入围北京市委宣传部、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主办的“大戏看北京”活动。
剧团一直积极投身于公益事业,多次参加北京市公益演出,送戏进社区、送戏进养老院,开展公益讲座,深受北京的越剧观众喜爱。2022年入围北京市基层公益演出活动团队。
剧团秉承传统,更求创新,推出十一部大戏。其中有尹袁版和徐王版《红楼梦》《梁山伯与祝英台》《红丝错》《盘妻索妻》《风雪渔樵》《陈三两》《五女拜寿》《何文秀》九部经典剧目。2012年起,剧团着力于原创剧的打造,推出《黄道婆》、《潘玉良》两部原创剧,双双入围中国戏剧节,多次获得全国性奖项。
小百花有着大情怀。剧团将继续坚守这份责任与热爱,为越剧这朵南国之花在北京进一步发扬光大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剧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