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36年,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工农红军完成了举世瞩目的长征。在两万五千里的征途上,红军战士历经曲折,战胜了重重艰难险阻,开辟了中国革命继往开来的光明道路,奠定了中国革命胜利前进的重要基础。

中国史诗歌剧《长征》首演于2016年7月1日,是国家大剧院为纪念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所委约创作的原创歌剧,也是国家大剧院推出的第50部歌剧,是继《西施》《赵氏孤儿》《冰山上的来客》《方志敏》等民族经典题材之后推出的第11部中国原创歌剧。本剧根据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真实历史改编,以现实主义手法忠实地再现了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的艰苦过程,通过普通红军战士和民众的视角和感受,串联出长征过程中的重要节点性事件,忠实地再现了那段“苦难的辉煌”,歌颂了中国工农红军为信仰而奋斗牺牲的崇高理想信念,并以此缅怀长征这一人类历史上的伟大奇迹。以长征为题材的各类文艺作品百花齐放,仅影视剧和各类舞台剧逾百部。红军长征,这个上世纪最伟大的事件之一,是改变历史的一个壮举。国家大剧院歌剧《长征》以歌剧这一最丰富的舞台艺术形式,向长征这一影响中国革命进程的伟大事件致敬!

全剧共六幕九场,登场人物近30余个,合唱、舞蹈同台逾百人,是国家大剧院迄今演出规模最大的一部原创歌剧作品。全剧一气呵成表现了红军从瑞金出发,历经湘江战役、遵义会议、夺取泸定桥、爬雪山、过草地、会师会宁等重要历史事件,体现革命先烈为梦想不怕牺牲的正能量精神。
长征的伟大历史造就出我们今天的和平生活,长征精神的每一个音符都蕴含着时代的因子,都具有催人奋进、撼人心魄的精神力量。让我们一起走进国家大剧院,通过歌剧的艺术魅力重温这一段苦难与辉煌。

作 曲:印青
编 剧:邹静之
世界首演:2016年7月1日, 国家大剧院歌剧院
指 挥:吕嘉
导 演:田沁鑫、杨笑阳
舞美设计:马岩松
服装设计:宋立
灯光设计:胡耀辉
多媒体设计:胡天骥
造型设计:陈敏正
音效设计:王丹戎
音响设计:蔡军
道具设计:金继峰
音乐指导:黄小曼
合唱指挥:董岱
复排导演:唐梋梋、黎剑波
主要角色演员
彭政委(男高音):阎维文、王凯●
曾团长(男中音):王海涛、王鹤翔●
平伢子(男高音):王宏伟、梁羽丰▲
洪大夫(女高音):王喆、李欣桐●
万 霞(女高音):龚爽、程文慧
军团长(男低音):关致京●
李文化(男高音):李扬、韩钧宇
刘平权(男高音):马小明、金郑建●
(注:●国家大剧院歌剧演员,▲国家大剧院合唱团团员)
剧情介绍

1934年10月,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红军准备撤离苏维埃共和国的都城瑞金,中央红军某团曾团长和彭政委接到转移的命令时,不忍把伤病员留给敌人。而此时,来说服伤员的彭政委的爱人洪大夫说出了自己也申请将留下来照顾伤员,面临生死离别的夫妻代表着离开瑞金和留下来的同志,唱出了《我不知道该说些什么》。军号声中,红军战士唱着《我们终将得胜利,红军一定会回来》,怀着对梦想追求的决心离开瑞金。
湘江战役,红军长征中最惨烈的一战,血染湘江。 战争过后,彭政委看着活下来的熟睡中的战士们,唱起《寒夜中》,下决心拢住队伍,为理想绝不后退。
夜入遵义城的红军得到了休整机会。部队与商户公平交易,战士们与宣传队搞起了写标语大赛。热闹的气氛后,深夜,遵义会议的公告传来,毛委员加入了领导中心,中国革命迎来了历史的转折点。
在敌军围追堵截中,红军在面对生死存亡时,曾团长和彭政委带领战士一天一夜奔袭两百四十里,在大合唱《奔袭之歌》后战士们一鼓作气夺下泸定桥。红军主力胜利突围。
面对雪山、草地的艰难困苦。红军战士为了理想勇于向前。战士平伢子为了战友们的安全,在试吃野菜时中毒,掉队后奄奄一息的平伢子不幸陷入沼泽,以一曲咏叹调《我舍不得离开你们》表述了牺牲前对红军队伍的留恋。
历经艰难险阻,中央红军、红二方面军、红四方面军和陕北红军终于在陕甘边界的会宁胜利会师。在热烈的会师大合唱后,彭政委却得知爱人洪大夫被捕后牺牲。洪大夫最后的信,激励了战士们,全剧在大合唱《长征万岁》中结束。
阎维文饰 彭政委
著名男高音歌唱家,国家一级演员,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中央音乐学院硕士生导师,中国音乐学院博士生导师。荣获中宣部、国家人事部、中国文联授予“全国中青年德艺双馨文艺工作者”和原总政治部授予德艺双馨的“名师名家”荣誉称号;2016年中央军委授于“全军优秀共产党员”称号。曾为党的“十五大”代表、第十届全国人大代表、第十一届和第十二届全国政协委员。
代表作有:《小白杨》《说句心里话》《一二三四歌》《想家的时候》《举杯吧朋友》《母亲》《当你的秀发拂过我的钢枪》《强军战歌》《我的爱人你可听见》等。
近二十多年来倾心收集整理录制《阎维文中国民歌情歌系列》,先后录制了《黄土情歌》等20余张唱片专辑。
为发展民族声乐、发掘优秀人才,自2014年开办阎维文民族声乐大师班,至今已举办十二期,每年在国家大剧院及全国各地举办“阎师高徒”师生音乐会。
王凯饰 彭政委
国家大剧院歌剧演员,男高音歌唱家。曾领衔主演国家大剧院制作歌剧《洪湖赤卫队》《方志敏》《长征》《金沙江畔》,并在歌剧《赵氏孤儿》《白雪公主》中任主要角色。
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中国艺术家协会理事、中华志愿者协会行动大使、北京市音乐家协会理事、北京市青联委员、北京市东城区音乐家协会副主席、北京市公安消防宣传公益大使、中国绿色推广大使。
声入人心第一季年度首席。曾获意大利贝里尼国际声乐比赛金奖、意大利威尔第国际声乐大赛中国赛区金奖、意大利佛洛伦萨乌尔巴尼亚国际声乐比赛金奖、意大利圣天使国际声乐比赛金奖、九大艺术院校中外歌剧比赛金奖、日本蝴蝶夫人国际声乐比赛第三名、文化部第十届全国声乐比赛铜奖、第十三届青年歌手电视大奖赛优胜奖等。
此外领衔主演过多部国内外歌剧及音乐剧,如:在日本东京大剧院上演的歌剧《伊利斯》,国内剧院上演的《守望天山》《钓鱼城》《木雕的传说》《孔子》等,音乐剧《当爱已成往事》《致青春》。
王海涛饰 曾团长
男中音歌唱家,国家一级演员,中央音乐学院声乐歌剧系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毕业于中央音乐学院声乐歌剧系和奥地利维也纳音乐与表演艺术大学声乐歌剧系。1998年担任奥地利维也纳国家歌剧院独唱演员,1999年亮相奥地利布雷根茨夏季音乐节。在中央电视台音乐频道开播式上领唱贝多芬第九交响曲《欢乐颂》。在《唐豪瑟》《费德里奥》《托斯卡》《艺术家生涯》《茶花女》《游吟诗人》《蝴蝶夫人》《乡村骑士》《卡门》《霍夫曼的故事》《费加罗的婚礼》《长征》《红帮裁缝》《鄞州九歌》《狂人日记》《夜宴》等中外经典歌剧中扮演主要角色。获得奥地利第七届Ferruccio Tagliavini费鲁齐奥·塔利亚维尼国际声乐比赛第一名。在中直院团优秀作品展演和中国首届歌剧节中饰演的瓦格纳歌剧《唐豪瑟》里的沃尔夫拉姆均获得个人优秀表演奖。
王鹤翔饰 曾团长
国家大剧院歌剧演员,男中音歌唱家。曾出演国家大剧院制作歌剧《长征》《党的女儿》《映山红》《费加罗的婚礼》《灰姑娘》《丑角》《弄臣》《冰山上的来客》《运河谣》《骆驼祥子》《爱之甘醇》《茶花女》《卡门》《风流寡妇》《兰花花》《艺术家生涯》等。
在多个国家艺术基金项目中饰演主要角色,包括《爱莲说》《平凡的世界》《往事歌谣》《风展红旗如画》等,其极具穿透力的声音和“金属般”的音色以及对人物塑造和把控的准确性、精彩的诠释获得了专家和观众的一致好评。曾在法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诗词歌咏会“仁者之歌——《感悟论语》”中担任男中音独唱 。2016年他第一次出演了美国著名戏剧家尤金·奥尼尔的经典话剧《榆树下的欲望》。多次举办个人独唱音乐会。
曾和多位世界及国内著名指挥家、歌唱家合作,包括吕嘉、余隆、李心草、张国勇、女中音Victoria Venzin、意大利男中音歌唱家Leo Nucci、廖昌永、莫华伦等。
王宏伟饰 平伢子
男高音歌唱家,博士生导师。天津音乐学院党委副书记、院长。中国音乐家协会理事、北京市音乐家协会副主席。
2022年荣获“全国中青年德艺双馨文艺工作者”称号。曾获第七届全军文艺会演表演一等奖,第九届CCTV全国青年歌手电视大奖赛专业组民族唱法金奖,中国第四届“金唱片奖”最佳男演员奖等,多次获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多次在中国音乐金钟奖等重大比赛中担任评委。
代表作《西部放歌》《儿行千里》《大江南》《故土情》《甲板上的马头琴》《连队里过大年》《当兵的男儿走四方》《把一切献给党》《口碑》《喀什葛尔女郎》《天路》等。出版专辑《我为伟大祖国站岗》《西部放歌》《口碑》《儿行千里》《永远的红飘带》等十余张。
出演多部歌剧。在歌剧《米脂婆姨绥德汉》饰石娃、《雪白的鸽子》饰赵海清、《小二黑结婚》饰小二黑、《朝阳沟》(豫剧)饰栓宝、《运河谣》饰秦啸生、《长征》饰平伢子、《二泉》饰阿炳、《阿凡提》饰阿凡提、《南海哩哩美》饰阿雷、《悲怆的黎明》饰田原、《尘埃落定》饰二少爷、《大海承诺》饰林旭、《风展红旗如画》饰张凤山、《同心结》饰黄继光 、《半条红军被》饰郑秋收 、《山海情》饰马得福、《映山红》饰潘行义等。
梁羽丰饰 平伢子
青年男高音,国家大剧院荣誉艺术家,师从于著名男高音歌唱家刘维维。2009年毕业于电子科技大学通信工程专业,同年12月考入国家大剧院合唱团,参加工作至今共参演了50余部中外歌剧,并多次在国家大剧院的音乐会中担任独唱及领唱,在所饰演的角色及音乐会中广受观众好评。现任国家大剧院合唱团演员队长。
曾参演国家大剧院、维也纳国家歌剧院联合制作歌剧《法斯塔夫》(卡尤斯医生)、国家大剧院制作歌剧《霍夫曼的故事》(纳塔内尔/斯帕朗扎尼)、国家大剧院制作歌剧《费加罗的婚礼》(巴西里奥/ 法官)、《卡门》(雷曼达多)、《风流寡妇》(布辽舍)、《玫瑰骑士》(元帅夫人的管家/ 客栈老板)、《水仙女》(猎人)、《茶花女》(薇奥列塔的仆人);国家大剧院原创中国歌剧《青春之歌》(余永泽)、原创民族歌剧《山海情》(得宝)、原创中国史诗歌剧《长征》(平伢子)、国家大剧院版经典民族歌剧《党的女儿》(小程)、原创儿童歌剧《没头脑和不高兴》(成年不高兴)、原创中国歌剧《金沙江畔》(小苗)、《西施》(伯嚭)、《洪湖赤卫队》(老幺)、《骆驼祥子》(孙排长/ 孙侦探)、《冰山上的来客》(三班长)、《方志敏》(狱卒甲)。
王喆饰 洪大夫
女高音歌唱家,中央音乐学院声乐教授,硕士生导师,歌剧演员。原中央军委解放军文工团女高音歌唱家。中国文艺志愿者协会理事,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中央电视台“新十大女高音歌唱家”首席。
擅长演唱不同风格的声乐作品,包括中国古曲及当代艺术歌曲、地方民歌、中国歌剧。具有宽广的音域、华美的音色和丰富的艺术表现力。曾荣获第十四、十五届中央电视台全国青年歌手电视大奖赛民族唱法银奖;第七届中国音乐“金钟奖”民族唱法银奖第一名;荣立三次个人三等功;演唱作品多次获“五个一工程”奖。
代表作:歌剧《运河谣》《长征》《金沙江畔》《映山红》;歌曲《今夜草原有雨》《乘梦飞翔》《牡丹亭》《贵妃醉酒》《阿里郎组曲》等;电影《发姑》;声乐学术音乐会、公开课《我的声乐学习笔记》及范唱专辑《中国声乐作品集》。
《我的声乐学习笔记》自2012年至今举办全国巡演、公开课,并受邀参加中央电视台《音乐公开课》进行专场录制,主讲国家大剧院艺术讲堂、中国文联文艺志愿者艺术讲座、下部队基层艺术讲座等,多年来出版数十张新创作演唱作品专辑。其中2016年出版的一百首钢琴伴奏范唱作品《中国声乐作品集》深受高等艺术院校专业声乐学生喜爱。
多年连续参加国家及军队重大演出活动,如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文艺晚会;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晚会;世界军人运动会开幕式;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伟大征程》晚会等。
李欣桐饰 洪大夫
国家大剧院歌剧演员,女高音歌唱家。在国家大剧院主演中外歌剧二十余部,包括《卡门》《艺术家的生涯》《费加罗的婚礼》《骆驼祥子》《意大利女郎在阿尔及尔》《渔公与金鱼》《长征》《这里的黎明静悄悄》《兰花花》《山村女教师》等,在交响剧《佩尔·金特》及交响音乐会《北京大合唱》中,担任女高音领唱、独唱。
美国新英格兰音乐学院声乐教育硕士。另演出歌剧《雷雨》《外套》《仲夏夜之梦》《图兰朵》《卡门》《白鹿原》《奔月》。曾获NATS比赛第二名;第五届“日本长崎蝴蝶夫人声乐比赛”第二名,并于次年在大阪成功举办音乐会。
在歌剧《骆驼祥子》中饰演小福子并赴意大利巡演。在国家大剧院歌剧电影《这里的黎明静悄悄》中饰演丽莎,此电影获“卢米埃尔奖”,并于2019年出访俄罗斯,于马林斯基剧院演出此剧获得巨大成功。2012年与珠海华发集团录制唱片交响合唱《贝多芬第九交响曲》,担任女高音领唱。
龚爽饰 万霞
中央民族乐团青年女高音,歌剧演员,中国音乐学院声乐博士在读。2007年考入中国音乐学院声乐歌剧系,本科及硕士研究生先后师从许红霞教授、著名教育家马秋华教授。2020年考入中国音乐学院博士研究生,师从于著名男高音歌唱家阎维文教授,李月红教授(理论导师)。
曾获:中国文联主办的第十届中国音乐金钟奖民族唱法金奖;文化部主办的第十届、第十一届全国声乐大赛两届民族唱法银奖;江西卫视《中国红歌会》获2013年度总冠军,安徽卫视《耳畔中国》获第一季总冠军,并以一首改编版《我的祖国》让大众熟知;2022年湖南卫视民歌综艺节目《春天花会开》年度“绽放新声”选手总冠军。
参演了多部大型中国歌剧,均担任歌剧女主角:国家大剧院大型史诗歌剧《长征》中饰“万霞”;《金沙江畔》中饰“卓玛”;《二泉》中饰“彩娣”;《爱莲说》中饰“湘莲”;《玉堂春》中饰“苏三”;《大海承诺》中饰“若兰”;《雁翎队》中饰“英莲”。
演唱过的影视作品有:《不负天下老百姓》(中央一套黄金档电视剧《香山叶正红》片尾曲)、《我看见,如果说》(电影《就爱断舍离》推广曲)、《关关雎鸠》(电影《关关雎鸠》主题曲)。代表音乐作品有:《我的祖国》(新唱)、《三月桃花心中开》《月光近月亮远》《依托》等。
程文慧饰 万霞
青年女高音,2008年进入西安音乐学院声乐表演本科,毕业后赴意大利继续深造,2016年取得意大利帕尔马国立音乐学院歌剧演唱系硕士研究生,并同年就读意大利帕尔马音乐学院室内乐系硕士研究生。
2009年参演西安音乐学院主办的《艺术家生涯》,饰咪咪;2015年受邀参加帕尔马皇家歌剧院2015乐季《奥赛罗》歌剧选段音乐会,饰黛丝黛莫娜;2016年再次受邀参加帕尔马皇家歌剧院歌剧《费加罗的婚礼》的新闻发布音乐会,饰演伯爵夫人;2018年出演国家大剧院原创儿童歌剧《白雪公主》《没头脑和不高兴》,饰白雪公主和不高兴。
2023年在国家大剧院带领下,在马来西亚和新加坡演出歌剧《贾尼·斯基基》中的内拉一角。并多次与北京音乐厅、中山音乐堂、杭州大剧院等著名音乐厅合作。
2016年在意大利帕尔马音乐学院举办独唱音乐会。2017年5月入选“I sing Suzhou”国际青年歌唱家音乐节。2018年3月,在北京音乐厅举办“梦伴京程”声乐音乐会。
2015年在意大利“R.Polizzini”声乐比赛获得优秀奖,2016年在意大利“Franco Guitti”声乐比赛中再次收获优秀奖。2017年获得第40届玛利亚·卡拉斯国际歌剧大奖赛北京赛区三等奖。
关致京饰 军团长
国家大剧院歌剧演员,国家一级演员,男低音歌唱家,歌剧表演艺术家,文华奖获得者。曾主演国家大剧院制作歌剧《游吟诗人》《艺术家生涯》《爱之甘醇》《图兰朵》《奥赛罗》《罗恩格林》《威廉·退尔》《弄臣》《茶花女》《卡门》《假面舞会》《费加罗的婚礼》《塞维利亚理发师》《诺尔玛》《歌女乔康达》《麦克白》《托斯卡》《采珠人》《阿凡提》《金沙江畔》《兰花花》《骆驼祥子》《西施》《冰山上的来客》《夏日彩虹》《长征》《赵氏孤儿》《洪湖赤卫队》《山海情》,并参演歌剧《蝴蝶夫人》《唐豪瑟》《莎乐美》《魔笛》《岳飞》《平凡的世界》《热瓦普恋歌》《永乐》等。
当今中国最为活跃的男低音歌唱家,获中央宣传部“2019年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宣传思想文化青年英才”,2020年国家艺术基金青年艺术创作人才,2021年北京青年榜样,十五届北京市东城区政协委员,北京市东城区青联委员。
李扬饰 李文化
中国铁路文工团青年男高音,中国音乐学院声乐博士研究生,师从于著名男高音歌唱家阎维文教授和王萃教授(理论导师),附中及本科师从于中国音乐学院王士魁教授、容世杰副教授。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北京市音乐家协会会员,北京市东城区音协理事,曾入选Ising第六届国际青年歌唱家艺术节。
入选第十五届文旅部“全国声乐领军人才培养计划”(文华奖)并获得“优秀人才”称号;荣获第十三届全国音乐金钟奖声乐比赛民族组金奖;第三届深圳声乐季中国声乐组第二名;第四届舒曼国际声乐大赛金奖;第十三届美国古典声乐家国际声乐比赛第二名;第三届马克西姆·米哈伊洛夫国际声乐大赛获第二名;第二届俄罗斯利森桑国际声乐歌剧比赛获第三名。
多次参加国家重大晚会——全国政协新年茶话会、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型情景史诗——《伟大征程》、中国文学艺术界春节大联欢《百花迎春》等文艺演出。主演多部原创歌剧作品:《长征》《扶贫路上》《侨批》《站台》《兰花花》《这里黎明静悄悄》《白雪公主》《邓恩铭》等。
韩钧宇饰 李文化
中国中央歌剧院男高音歌唱家。
曾先后师从于中国著名声乐教育家、女高音歌唱家周美玉教授;男高音歌唱家马华老师。2006年以优异成绩考入中央音乐学院声乐歌剧系,在校期间师从于著名声乐教育家、低男中音歌唱家赵登营教授。曾多次参加国际国内声乐大师班学习,如:弗·阿莱扎(F.Araiza)声乐大师班、朱苔丽声乐大师班等。
马小明饰 刘平权
中国铁路文工团男高音,中国音乐学院声乐博士。2007年考入上海音乐学院,师从男高音歌唱家赵勇教授。2012年考入中国音乐学院硕士研究生,2018年考入中国音乐学院博士研究生,师从女高音歌唱家董华教授。
发行个人单曲《心的向往》《锦瑟》《雪白的鸽子》《男孩与马头琴》《额尔古纳河你不懂我的忧伤》《山和少年》等。2014年参加中央电视台马年春节联欢晚会,出演《欢歌》节目,演唱花儿《雪白的鸽子》。2014年六月荣获文化部原生民歌大赛优秀演唱奖。2014年九月荣获第十二届西部民歌(花儿)大赛金奖。2015年八月荣获“中国声乐国际大赛”成人组民族唱法金奖。2019年7月荣获黄龙声乐季演员与教师组金奖、最佳男声奖、最佳人气奖。2019年10月荣获第十二届“金钟奖”民族唱法总决赛第一名。2021年7月参加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文艺演出《伟大征程》。
金郑建饰 刘平权
国家大剧院歌剧演员,国家一级演员,男高音歌唱家。曾主演国家大剧院制作歌剧《骆驼祥子》《赵氏孤儿》《冰山上的来客》《纳布科》《茶花女》《叶甫盖尼·奥涅金》《纽伦堡的名歌手》《奥赛罗》《图兰朵》《漂泊的荷兰人》,儿童歌剧《阿凡提》等。
获首届中国歌剧节个人表演奖,两度获得文化部国家艺术院团展演个人优秀表演奖。主演的多部剧目获得文化部文华大奖、文华新剧目奖、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奖等。其中《沂蒙山》获中宣部 “五个一工程”优秀作品奖。在奥地利沃尔夫冈艺术节大师班以第一名的成绩获得优秀学员奖,收到克里斯塔·路德维希大师合詹姆斯·列文大师的赞誉。获法国政府资助,两度赴法系统学习《国王》《浮士德》《罗密欧与朱丽叶》等剧目。

国家大剧院歌剧演员队
作为国家大剧院歌剧制作、乃至整个中国歌剧舞台上不可或缺的中坚力量,国家大剧院歌剧演员队汇聚海内外优秀歌剧人才,于2011年10月成立,是诠释歌剧艺术最具代表性的顶级队伍之一。他们在国家大剧院制作的近70部中国原创、世界经典歌剧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成为国内与世界级指挥家、导演、歌唱家、舞台艺术家、世界知名剧院及艺术机构合作最多、最深入的歌剧表演艺术团体,也是为数不多引入国际化职业运作管理模式的演员团队。
演员们牢记使命,初心不改,给中国故事插上歌声的翅膀,以立中国原创作品之质、扬中国文化精神之旗为己任,巡演地图履及都灵、米兰、热那亚、佛罗伦萨、帕尔玛、圣彼得堡、莫斯科、中国香港、上海、广州、南京、武汉、南昌、乌鲁木齐等地。
他们多次作为主要演员参与包括“一带一路”高峰论坛文艺晚会《千年之约》、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文艺演出《伟大征程》等国家级文艺演出及对外文化交流活动,并广泛进行“百场公益演出”、艺术教育等活动,为人民而歌,铸成了普及高雅艺术、培养中国歌剧观众“滴灌工程”的重要一环。
国家大剧院歌剧演员队践诺着人民性、艺术性、国际性的宗旨,秉持引领、传承、包容、创新、开放的追求,助力歌剧在中国的传播,以高雅艺术与世界对话。
国家大剧院合唱团
国家大剧院合唱团成立于2009年12月8日,是中国国家表演艺术中心的驻院合唱团,由著名指挥家吴灵芬担任指挥。作为中国最高表演艺术殿堂所属的专业文艺演出团体,合唱团秉承大剧院人民性、艺术性、国际性的宗旨,被公认为是一支充满朝气及无限潜能的专业合唱团。
作为中国最优秀的两栖合唱团,他们积极参演了国家大剧院制作的中外歌剧《西施》《运河谣》《洪湖赤卫队》《冰山上的来客》《方志敏》《长征》《图兰朵》《卡门》《茶花女》《漂泊的荷兰人》《阿依达》等七十余部作品,以及许多大型声乐作品及主题音乐会,包括《贝多芬第九交响曲》《马勒第八交响曲》威尔第《安魂曲》《纪念黄自诞辰110周年音乐会》,歌剧音乐会《威廉·退尔》《唐·璜》等,艺术水准广获赞誉。已故指挥家洛林·马泽尔表示“这是一个充满激情的合唱团”;指挥家丹尼尔·欧伦排练后兴奋地表示“这是我见过的声音最棒的合唱团,虽然他们很年轻,但比很多欧洲的合唱团都要好”;指挥家安东尼奥·帕帕诺认为“这个合唱团是一个朝气蓬勃,充满热情的合唱团,他们有着美妙的,和谐的声音,而且训练有素”;世界著名男高音多明戈曾说“能和这些才华横溢的青年艺术家们合作,是我的荣幸”。
此外他们受邀参与了《第二十四届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开幕式》音乐录制,2024、2025年《全国政协新年茶话会文艺演出》等众多国家级重大文化活动,积极展现了使命与担当。
国家大剧院合唱团在艺术上不懈努力、不断追求,发展至今积累了《领航》《海岛冰轮初转腾》等一系列具有鲜明艺术风格的代表性曲目;先后委约创作和改编的《苍天般的阿拉善》《弯弯的月亮》等作品均受到观众的热爱和广泛称赞。
音乐的旅途中尽是美好与欢乐,国家大剧院合唱团已走过十六年的光辉历程,合唱团的艺术家们把人生中最有活力、最有张力的青春时光奉献给歌剧与合唱事业,展望新征程,国家大剧院合唱团将继续不忘初心,踏歌前行!
国家大剧院管弦乐团
国家大剧院管弦乐团始终以澎湃的热情与创新精神、不懈的奉献与精进品格,为最高品质的音乐演奏和传播而矢志不渝。凭其出色的国际视野、文化底蕴和艺术创想,他们成为享有崇高艺术威望的顶级乐团,也是北京及全中国音乐生活发展前行的卓越引领者。
乐团每年均以48周乐季呈现逾百场精彩演出,携手来自全球的大师级艺术家,为近20万观众创造了无数难忘的巅峰现场。他们对歌剧艺术在中国的发展有划时代的贡献,缔造了中国歌剧艺术的全新高度。
从国际委约,到支持青年作曲家,他们推动了众多世界级优秀新作的诞生,促进了当代音乐发展及中西音乐交流。吕嘉执棒的贝多芬《第九号交响曲》和《爱格蒙特》戏剧配乐、洛林·马泽尔执棒其改编的瓦格纳《无词指环》等唱片录音广受赞誉、屡次获奖。历时三年并在2024年完成的布鲁克纳全套交响曲演出和唱片灌制,是乐团发展和布鲁克纳在中国推广介绍的历史性事件。
他们还积极投入艺术教育,使音乐之美融入生活、触手可及。2024年,乐团管理运行的北京青年交响乐团赴纽约参加“世界青年管弦乐团周”,在卡内基音乐厅登台演出。2020年起,乐团推出线上演出,场均浏览近3000万。他们还于2021年、2023年两度完成中国巡演;亮相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开幕影片,并担纲2022年北京冬奥会开幕式音乐演奏和录制。作为文化使者,他们多次赴欧洲、美洲及亚洲巡演,是首支进入纽约卡内基音乐厅、芝加哥交响中心、旧金山戴维斯大厅、蒙特利尔交响大厅官方演出季的中国乐团。
吕嘉于2012年接任陈佐湟,成为首席指挥,并于2017年兼任音乐总监。乐团现任助理指挥为赖嘉静。
大同市歌舞剧院
大同市歌舞剧院业务涉及歌剧、舞剧、音乐剧、话剧、交响乐、合唱等多个艺术门类。演出足迹遍布京、津、沪、晋、冀、鲁、豫、蒙、陕、浙、鄂等地,曾出访英国、日本开展国际文化交流。近年来,剧院坚持以习近平总书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艺思想为引领,始终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打造原创,排演精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唱响主旋律,弘扬正能量。创作排演了歌舞剧《云·冈》《北魏长歌》、原创舞蹈诗剧《天下大同》、民俗歌舞组画《想亲亲》、原创话剧《天河》《热泉》《太阳照在南洋河上》《热土》,移植复排了歌剧《党的女儿》《野火春风斗古城》《江姐》,常年担纲政府公益性文化惠民演出,年演出场次平均120多场。
2005年,剧院被国家人事部、文化部(现文旅部)授予“全国文化工作先进集体”荣誉称号;2013年,被中共山西省委宣传部、山西省文化厅授予“文化体制改革先进单位”荣誉称号;多次被大同市委、市政府授予“市级文明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