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小红帽票务平台所售票品之价格均是官网标注位置之售价,到手票品上显示价格可能与标注售价不同,望你知晓。
2、购票须知:1、成年节目1.2米及以下儿童谢绝入场(Children under 1.2m will not be admitted, except in performances for children.)。2、亲子儿童节目儿童一律凭票入场。请您谨慎购票,一经出票不退不换,望您知晓!
一曲唢呐,吹尽人间悲欢
唢呐,中国民乐中的“百器之王”
一声嘹亮可穿透云霄,一抹低吟能诉说沧桑
它既是黄土高坡上的豪迈呐喊 也是江南烟雨里的婉低回
是红白喜事中的生命礼赞 更是千年文化的血脉回响
本次音乐会,著名唢呐演奏家于保华将携传统与现代经典之作,以独奏形式展现唢呐的极致表现力——从《百鸟朝凤》的欢腾热烈,到《离殇》的深沉苍凉;从民间小调的诙谐灵动,到创新曲目的跨界融合。一场听觉盛宴,让您见证唢呐如何撼动人心!
曲目介绍
1.经典名曲《全家福》民间乐曲
唢呐:于保华
笙:王鹏
笛子:陈琳洁
打击乐:李文博 张亚林
曲目介绍:《全家福》唢呐十大名曲,以河南安阳的豫剧民间戏曲唱腔、板式、曲牌组合起来的吹奏乐曲,它的形成、加工、改编,经历了一个漫长而曲折的创作过程。全家福是一首充满古朴、洒脱和强进之意的唢呐独奏曲。该曲由散板、中板、快板、飞板组成,典型的传统板式结构,符合中国人的传统审美趋向。由散板到正扳、由慢板至快板、由叙述到激越,给人以思虑、解脱、圆满之感。
2.首演《离殇》 曲:于保华
唢 呐: 于保华
大唢呐:张亚林
钢 琴:孙岳
二 胡:王猛
琵琶:张洁
低音提琴:张树楠
打击乐:李文博
曲目介绍:“一寸相思一段情,一曲离殇一断肠”。
此曲创作于2022年秋,旋律采用民族六声d羽调式创作,两段式曲式结构,A段哀怨曲折,如泣如诉,B段悲壮凄凉,闻之不禁催人泪下。
3.经典名曲《关中情》曲:梁欣
唢呐:于保华
钢琴:孙岳
打击乐:李文博 张亚林
曲目介绍:梁欣先生创作的唢呐作品《关中情》,构思巧妙,结构严谨,韵味十足。
乐曲以全新的创作语言,向人们展现关中人民的生活点滴、酸甜苦辣以及他们对待
生活的态度。全曲跌宕起伏,变化多样,既有叹息时的诉说,
又有激荡中的豪爽,突显了陕西风格的音乐特色,令人耳目一新。
4.首演《S.O.N.A狂想 》曲:于保华
唢呐:于保华
大唢呐:张亚林
钢琴:孙岳
笛子:陈琳洁
二胡:王猛
琵琶:张洁
低音提琴:张树楠
打击乐:李文博
曲目介绍:《s.o.n.a狂想》是一首以唢呐为主奏的先锋创作,将传统音色与当代爵士元素进行大胆融合。作品突破传统唢呐曲的叙事框架,以「狂想」为精神内核,通过复三部曲式结构,展现传统乐器在当代语境下的多维可能性。
5.经典名曲《一枝花》曲:任同祥
唢呐:于保华
笙: 王鹏
笛子:陈琳洁
打击乐:李文博 张亚林
曲目介绍:一枝花是任同祥先生于1959年春根据山东的地方戏和其它民间音调编写而成。全曲分散板、中板和快板三段。乐曲开始是一段散板,采用山东梆子“哭腔”音调,旋律波浪起伏,情思如泣如诉。给人以凄楚悲壮、肝肠痛断之感。恰似一个饱经风霜的民间艺人在倾诉不幸的过去。第二段是叙述性的中板段落。旋律缓慢、凄婉从容,犹如向人们诉说着过去颠沛流离,四处奔走的生活和苦楚境况,情深意切,柔美动人。第三段慢起而渐快转入一个激动而热烈的快板。旋律欢畅热情,节奏明朗活跃,气氛炽烈欢腾,与前面凄楚的音调形成强烈对比,把全曲推向高潮,使人顿觉欢欣和光明,表现了解放后民间艺人的欢乐心情。
6、唢呐与国粹《红灯记》选段
编配:于保华
唢呐:于保华
钢琴:孙岳
曲目介绍:此曲选自京剧红色经典样板戏《红灯记》中三位主要人物脍炙人口的经典唱段组合而成,第一段李奶奶的“打渔的人经得起狂风巨浪”、第二段李玉和的”穷人的孩子早当家“、第三段李铁梅的”仇恨入心要发芽“用大唢呐演绎京剧声腔韵味十足别具一格。
7、唢呐与中国鼓《夜深沉 》京剧曲牌
改编:吴华
唢呐:于保华
中国鼓:李文博
琵琶:赵鑫
虞姬:果菁
曲目介绍:
《夜深沉》这是一首脍炙人口的京剧曲牌,此曲将唢呐的高亢激昂音色特点和大鼓的深沉悲壮,运用不同的演奏技巧以及音色变化,巧妙委婉表现出了虞姬在楚霸王兵败、四面楚歌的形势下复杂的心情,”汉兵已掠地,四方楚歌声,大王意气尽,贱妾何聊生”,大鼓悲壮的独奏及鼓与唢呐的竞奏,塑造了虞姬柔美又刚劲的性格,优美的音乐一下子把观众带到了两千多年前的烽烟时代。曲调由繁至简,在快板段落作了较多发展,使原曲的精华刚劲且优美的音乐得到充分优美的表现。
8、经典名曲《百鸟朝凤》民间乐曲
唢呐:于保华
笙:王鹏
二胡:王猛 曹后先
琵琶:赵鑫
中阮:张洁
低音提琴:张树楠
打击乐:李文博 张亚林
曲目介绍:《百鸟朝凤》是一首著名的汉族民间乐曲,其流行区域很广,在山东、安徽、河南、河北等地都有不同版本。乐曲以热情欢快的旋律唤起人们对大自然的热爱,对劳动生活的回忆。乐曲中仿佛听到布谷鸟、鹧鸪、燕子、山喳喳、蓝雀、画眉、百灵、蓝腊嘴等鸟儿的叫声,好像还有公鸡的啼鸣,寓意着黑夜的消逝和朝阳升起的生动意境。
于保华——北京京剧院青年管乐演奏家
师从张廷营老师学习唢呐、竹笛、演奏。2005年考入中国戏曲学院,师从单振岳教授学习唢呐演奏;2007年跟随笛子演奏家李振教授辅修竹笛。2015年考入中国戏曲学院艺术硕士,师从著名作曲家朱维英教授、沈鹏飞教授、赵石军教授、杨春林教授学习作曲。
2022为CCTV《风华国乐》栏目录制原创作品《远途》《新编龙腾虎跃》;
2023年9月,在由北京市政协、中共北京市委市直机关工委、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联合主办的《京华礼赞》京昆艺术展演中,于中共北京市委报告厅参与唢呐演奏。
荣获:河南省蒲公英器乐大赛唢呐组金奖;首届古筝新作品大赛优秀奖;首届葫芦丝原创作品大赛最佳作品奖;第7届敦煌杯器乐大赛专业组金奖
导聆:聂云雷
北京京剧院笙演奏家,担任本场音乐会主持。
笙演奏家、音乐制作人、国家一级演奏员、北京京剧院青年团乐队队长、龚琳娜乐队音乐总监。2019 中央电视台(CCTV)民族器乐大赛评委。第 21 届北京国际音乐节开幕作品《霸王别姬》音乐总监。
多年来还一直与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迟小秋和中国新艺术音乐创始人龚琳娜、老锣合作,在戏曲音乐和中国新艺术音乐方面独有建树,并且经常与国内外知名作曲家和音乐人合作,多次应邀参加各大国际音乐节。演绎作品有《如同你我》、《雲.雷》、《风花雪月》、《云韶》、《声笙不息》、《开天辟地》、《角儿》、《侠客行》、《鹦鹉螺》、《晴空》、《归途》、《听竹》等。其代表作《如同你我》、《角儿》更是受到专家的认可和广大乐迷的喜爱。2018 年带领乐队参加了广东卫视器乐真人秀节目《国乐大典》,并获得业内及广大电视观众的喜爱,同年龚锣乐队获得“音乐先锋榜”国乐创新大奖,2021 年出版“如同你我”聂云雷笙室内乐作品辑,2022 年 8 月在北京音乐厅成功举办了《雲.雷》聂云雷笙作品音乐会,2023年8月在中山音乐堂成功举办了《雲之瑶》笙与大提琴的对话专场音乐会。
果菁
毕业于中国戏曲学院 青衣演员
京剧演员,非遗文化传承人
多次受邀参与人民大会堂、文化部、中央电视台总台等举办的大型演出活动,受到央视的点名表扬,成为重点关注的传统文化传播使者。
2014年毕业于中国戏曲学院的她,深得京剧艺术的精髓,先后师从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国家⼀级演员⾼淑芳⽼师,以及国家⼀级演员刘⼭丽⽼师、张晶⽼师、李⽟芙⽼师等名家,博采众长,技艺日臻成熟。
在舞台之上,果菁以其精湛的表演,成功塑造了《贵妃醉酒》中杨玉环的雍容华贵与哀婉柔情,《霸王别姬》里虞姬的悲壮决绝与细腻柔情,《小宴》中莺莺的羞涩与聪慧,以及《宇宙锋》、《女起解》、《失子惊疯》、《佘赛花》、《昭君出塞》、《天女散花》等多部经典剧目中的角色,每一次亮相都令人印象深刻,展现了她在京剧艺术上的深厚造诣和广泛涉猎。
凭借异于常人的天赋、热爱和刻苦努力的训练,果菁10岁就获得了少儿戏曲最高荣誉——中国戏曲“小梅花”金奖。此后,她更是荣获全国戏曲电视大赛优秀表演奖、全国青年京剧演员电视大赛表演奖,艺术成就广受认可。
进入短视频领域后,她的全网粉丝量迅速激增破千万,单条视频更是创造了播放量突破1.7亿次的惊人纪录,获赞超过200万,相关话题点击量累计超过30亿,成为传统文化领域的现象级网络优质创作者。
李文博
中央民族乐团打击乐演奏家
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
中新“一带一路”文化使者
中匈文化交流使者
河南省打击乐家协会副秘书长
代表曲目:《我的女神》《春秋楼》《美丽的摩洛哥》《远途》《戏茶》《梦回大唐》
023年10月加入京剧《等待》创作团队,担任音乐总监、打击乐设计
2023年12月受邀录制CCTV15央视音乐频道【博物馆乐游记】担任主讲嘉宾
2024年1月赴柬埔寨参加“中柬人文交流年”启动仪式。
2024年4月“紫禁城与凡尔赛宫——17、18世纪的中法交往”展开幕式演出。
2024年4月参加中朝友好年开幕式专场演出。
2024年10月赴法国参加文化交流演出,并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演出。
2025年2月单曲《春秋楼》全球同步发行上线。
孙岳
5岁师从于天津音乐学院著名钢琴教育家李洪梅教授学习钢琴。11岁起跟随前中央音乐学院附中校长、著名钢琴教育家金爱平教授长期学习。
中央音乐学院钢琴系钢琴专业,师从于中央音乐学院钢琴系副主任潘淳教授以及著名钢琴教育家李其芳教授。
2008年荣获中央音乐学院第一届钢琴小提琴奏鸣曲比赛第二名, 同年分别在“上海之春”国际音乐节二胡邀请赛、“文华杯”二胡比赛中担任钢琴艺术指导, 并录制中央电视台音乐频道“风华国乐”栏目。2013年第七届中音杯低音提琴比赛,担任官方钢琴艺术指导。2014年CCTV小提琴大赛,与小提琴家何枢聪合作参赛,夺取大赛第一名,获得广泛好评。
曾担任中央音乐学院乐队学院钢琴艺术指导。2015年北京现代音乐节,受邀参演瑞典男中音歌唱家赫尔格森独唱音乐会。2017年起与著名男高音歌唱家周建华、刘宇、张博等合作“黄金男高音”系列音乐会展开全国巡演。2018年与2019年于“遇见名师”北京钢琴大师班暨集训营担任导师并举办导师音乐会。 2019年1月受邀参加腾讯“艺术行动音乐会”。2019年4月担任法国库什维尔国际钢琴大赛北京赛区评委。2020年受邀为伴鱼音乐APP录制包括人音版小奏鸣曲集, 中央音乐学院考级教材, 中国音乐学院考级教材, 上海音协考级教材等在内的示范演奏视频。2021年1月担任法国Vivace国际钢琴大赛中国北京赛区评委。
近年来演出足迹遍布各大剧院与音乐厅。长期与中国交响乐团著名大提琴家张莹莹女士搭档合作演出, 并于2018年7月应邀为听障儿童录制公益唱片《听见未来》, 专辑已于2018年12月开始发售, 所得款项全部用于听障儿童康复治疗。
2022年起任北京爱乐汇文化艺术文化有限公司签约钢琴演员。与小提琴家叶霖, 大提琴家赵旭阳共同组建爱乐汇幻想家三重奏, 并在2022年“CMIA中乐协杯”室内乐比赛中获得职业组第一名。
陈琳洁
青年竹笛演奏家,竹笛专业硕士,中国音乐学院民族乐团竹笛演奏员。
2014年获天津市第六届民族器乐大赛管乐专业成人组一等奖。2016年获得第七届天津市民族器乐大赛管乐专业成人组一等奖与京津冀民族器乐大赛一等奖,2017年荣获全国广东音乐演奏大赛特别奖,2018年荣获第八届天津市民族器乐大赛专业组小合奏类一等奖,2019年荣获CCTV民族器乐大赛传统组合全国15强。曾多次受邀登上CCTV1和CCTV音乐频道节目进行表演,参与湖南卫视春晚音乐录制等录音工作,2024年春节期间作为竹笛演奏家受邀赴欧洲参加孔子学院龙年新春巡演并担任独奏,广受好评。
张树楠
青年大提琴、低音提琴教师。2002年考入中国戏曲学院音乐系,师从聂双。2006年以优异的成绩音乐表演专业毕业。演奏经历:2006进入剧团工作,十余年一线演奏经历,合作的团体不计其数。合作单位有中国京剧院,北京京剧院,中国评剧院,北京市河北梆子剧团,北方昆曲剧院,北京曲剧团,北京八一室内乐团,北京工人文化宫交响乐团,北京圣米管弦乐团等。随团走遍了祖国的大江南北,同时也对舞台上的工作了如指掌,为今后的乐团教学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赵鑫
中国乐器协会民族器乐学会理事,中国音乐家协会琵琶委员会会员,北京音乐家协会会员,中国民族管弦乐协会会员。毕业于中央音乐学院民乐系硕士,北京京剧院国家二级琵琶演奏员。赵鑫自幼习琴、习舞,奉“唱念舞弹”多线面一体呈现为艺术圭臬。师从于著名琵琶演奏家教育家李光华教授、章红艳教授、王赞珍教授。文华奖获得者。曾多次参加国家大剧院张继钢导演的大型京剧史诗《赤壁》、张艺谋导演的京剧大型史诗《天下归心》及大型京剧史诗《屈原》、郭宝昌导演京剧版《大宅门》,多次参加央视《风华国乐》《一起音乐吧》《角来了》等栏目的录制,以及《春节戏曲晚会》《五四京剧晚会》《元宵晚会》的录制,并在不同周刊多次发表文章《且歌且行——论琵琶在京剧伴奏中的作用》。在北京京剧院深耕琵琶多年,更加致力于琵琶声腔韵味及音色的处理和情感的表现。在戏曲音乐的宝贵土壤中,不断学习并结合唱腔与念白。创作和改编一移植了大量作品。同时致力于敦煌舞蹈的学习和探索研究,注重身韵和神韵。
王猛
王猛——北京京剧院胡琴演奏员。
主要获奖经历:
2008-2009获北京市政府奖学金
2011年获CCTV民族器乐大赛(组合类)“圣风组合”金奖
2013年10月获第九届金钟奖(组合类)“圣风组合” 金奖
2013年获得“国家励志奖学金”
2013年12月获“培艺艺术基金”特等奖
2015年获得中央音乐学院“优秀学生干部”的称号
2022年12月参与电影《满江红》的板胡配乐
张亚林
张亚林,中国戏曲学院 音乐表演 唢呐专业。
荣获中国戏曲学院2022届“优秀毕业生”
荣获中国戏曲学院2018-2019学年度“社会贡献”奖学金;
2017年~2019年参军入伍,被评为优秀义务兵获得嘉奖;
2021年入围第七届全国青少年民族器乐教育教学成果展示活动,获得“独奏、小型民族器乐组合”双项“文华奖”(最高政府奖)
张洁
青年琵琶演奏家
毕业于中国戏曲学院,艺学慧音乐教育创始人,自幼学习琵琶,常年和北京京剧院,北京评剧院,北京戏曲职责艺术学校等团体合作演出,2019年参加央视一鸣惊人栏目录制《望月》,2024年为中央电视春节晚会录制评剧《花为媒》节目。
曹厚轩
毕业于中国戏曲学院
六岁跟随外祖父学琴,主攻二胡 京胡 辅修 京二 戏曲作曲 ,初中至大学连续九年获得一等奖学金 ,获三次国家励志奖学金 ,省级优秀毕业生,省级器乐比赛弓弦组专业金奖,弓弦乐器大赛二胡组第一名
艺术顾问:孙鹏
演出策划:周飞、李文博
音乐总监:聂云雷
指导教师:单振岳
宣传设计:爱乐汇艺术空间
舞台监督:李杰、司银磊
乐队统筹:徐扬
乐务:黄学宇
录音录像:司现伟、张雁斌
票务接待:郭瑞娜、张洁
鸣谢:
北京京剧院
爱乐汇艺术空间
北京盛世雅韵文化艺术发展有限公司
北京盛世华韵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中华文化网华夏明星网爱福汇集团有限公司